8月14日,周惠会长受邀参加由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等机构联合在线举办的“中国-肯尼亚医疗卫生和轻工制造业线上投资与合作对话”,并做题为《合作共赢,推进中肯医药合作》的主旨发言。肯尼亚驻华大使萨拉?塞雷姆(Sarah Serem)、肯尼亚投资促进局常务董事摩西?伊基亚拉(Moses Ikiara)、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李勇、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亚太事务总监蒋学军、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PIGA项目中国办公室高级顾问金旭、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邢厚媛、中国轻工工艺进出口商会会长王忠奇、国际贸易中心亚太办公室主任毛天羽等先后发言;肯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专家,以及中方企业代表等参会并做专题介绍。

周惠会长在发言中表示,此次线上交流会不仅对肯尼亚医疗防护设备和医疗保健生产领域的投资合作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表明了与会各方助力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周会长指出,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为目前疫情防控成绩的取得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已拥有涵盖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仿制药、新药研发、药用辅料、医疗诊断及设备等完整医药产业链,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及中小型医疗器械与设备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及中小医疗器械与设备的生产国和出口国。随着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中国将会给国际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医疗产品和服务,以及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

周会长在谈及中非医药合作时指出,在中非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非医药卫生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医药领域后续举措稳步落实,中非医药贸易额稳步增长,中国医药企业赴非投资步伐加快,医药卫生援助积极助力非洲国家公共卫生能力的提升。周会长重点介绍了中国在抗疫物资援助及采购、专家组派遣及远程医疗技术支持等方面支持非洲国家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宣布的帮助非洲抗击疫情的具体举措。周会长表示,在中非团结合作下,一定会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在谈及中肯医药合作开展情况时,周会长表示,中肯医药合作已逐渐成为两国经贸合作新亮点。虽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两国医药贸易额仍达到7735万美元,同比增长14.93%,显示了两国医药贸易合作的潜力和韧性。在医药合资合作领域,天津永阔、深圳迈瑞、上海复星、华药国际、昆药集团等企业已在肯设立办事处或投资建厂,积极助力肯本土医药工业发展。周会长强调,商会十分重视推动中肯医药合作,已多次组团赴肯开展医药贸易投资工作,与肯投资、监管等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及有关企业开展了工作交流和对接,并与肯驻华使馆以及中国驻肯尼亚使馆均保持了密切沟通,随时为两国医药企业提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服务。周会长还就进一步推进中肯医药合作给出了具体建议,希望共同开展政策沟通协调工作,推动开展医药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重点加大医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以及重视医药投融资合作平台建设工作等,并就商会近期上线的医药健康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平台“乐康网(LeKom)”做了简要介绍。
周会长最后表示,商会将继续与国内外合作伙伴一道,深化合作、互惠共赢,共同推动中肯、中非医药合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果。
附:周惠会长《合作共赢,推进中肯医药合作》讲话全文
合作共赢,推进中肯医药合作
尊敬的金旭会长、王忠奇会长、郭策参赞,
尊敬的各位参会嘉宾们,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全球正共同努力开展防疫抗疫工作。此次线上对话会聚焦医疗卫生投资与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经验、共同推动医疗卫生产业建设发展,不仅将对肯尼亚医疗防护设备和医疗保健生产领域的投资合作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表明了我们助力全球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初,中国遭受新冠疫情冲击时,在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国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不可忽略的是,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目前的成绩与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密不可分。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拥有涵盖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仿制药、新药研发、药用辅料、医疗诊断及设备等完整医药产业链,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及中小型医疗器械与设备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医药产品不仅价优质好,还有不少品种通过欧美及WHO等机构认证或获得上市文号,在此列举一些统计数字供大家参考。截至目前,中国医药企业持有美国DMF备案号超过2300件、ANDA超过600个,获得欧盟CEP证书超过700个。此外,中国已有58个活性药用成分(API)、31个制剂品规(FPP)、8个诊断试剂、6个疫苗品规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WHO PQ)。在中国医药产品获得国际认可并走进国际市场的同时,中国医药产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据不完全统计,2010至2019年的十年间,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医药并购数量为53起,非控股投资项目21项;在2015至2019年的五年间,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了340多项临床试验合作。我相信,随着中国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将会给国际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医疗产品和服务,以及更多的合作共赢机会。
在讨论中国医药产业开展国际合作时,我们不能不提及中非医药卫生合作的开展。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医药卫生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政策制定和落实方面,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医药卫生领域后续合作举措逐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健康卫生行动”稳步开展,中方为非洲国家提升自身医药卫生能力建设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在医药贸易方面,2019年中非医药贸易额由2010年的13.1亿美元增至29.31亿美元,十年间增长2倍多,为提升非洲药品可及性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医药投资方面,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医药企业在非先后开展了18个投资合作项目,其中人福医药集团在马里的制药企业、上药控股有限公司在苏丹的上海市医药-苏丹制药有限公司、重庆三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埃塞俄比亚的三圣药业等已成为中非医药合资合作的代表性项目,在给当地带来不少就业岗位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当地民众购药用药成本。在医药卫生援助方面,除大家所熟知的援非医疗队外,中国政府对非药品和器械的援助、医护人员培训、援建医院和疾控中心等项目合作,为提升非洲国家公共卫生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坚决支持非洲国家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已向非盟和50多个非洲国家交付了大量医疗援助物资,并专门派出5个医疗专家组协助非洲国家抗击疫情。中国援非医疗队积极支持驻在国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已开展各类培训和健康教育活动250余场,培训1万多人次,发布了多语种的公告和防控指南800多份。中国还组建了远程专家团队,通过召开远程视频会议,与非洲54个国家开展了技术交流,及时向非洲国家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积极向非洲国家提供抗疫医疗用品和物资援助。在今年6月召开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中国宣布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方抗疫行动,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协助非方来华采购抗疫物资,并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率先惠及非洲国家。我相信,在中非团结合作下,我们一定会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中肯友谊源远流长,中肯合作堪称中非合作的典范,两国医药领域合作逐渐成为合作新亮点。两国医药贸易额2019年为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34%。今年上半年虽受疫情影响,两国医药贸易额仍达到7735万美元,同比增长14.93%,显示了两国医药贸易合作的潜力和韧性。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医药企业赴肯开展投资合作。据我们了解,天津永阔、深圳迈瑞、上海复星、华药国际、昆药集团等企业已在肯设立办事处或投资建厂,为推动肯本土医药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医保商会(CCCMHPIE)作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医药卫生领域后续举措落实参与单位之一,始终积极推动中非及中肯医药合作的开展。肯尼亚已成为我会组团访问次数最多的非洲国家,其中最近一次为2019年5月,我会组织了赴肯医药贸易投资代表团,受到肯有关方面的热烈欢迎和精心安排,先后与肯药剂及毒品管理局(PPB)的开展药品监管法规工作会谈,与肯投资促进局探讨中肯医药投资合作,并与中非友好协会肯尼亚分会、肯尼亚医疗联合会及肯尼亚药剂师协会共同举办首届中肯医疗健康研讨会。目前,有些工作还在继续。此外,商会与四达时代集团合作开展医药卫生知识宣传讲座的合作,为包括肯尼亚在内的非洲国家广大民众提供基本的健康知识,提升民众的健康意识。另外,我会与肯尼亚驻华使馆以及中国驻肯尼亚使馆都保持着密切沟通,随时为两国企业提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服务。今后,我会将继续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推动落实“健康卫生行动”计划,与各方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中肯医药合作深入开展。
在肯定上述合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肯两国医药合作仍然面临着政策沟通协调待加强、人力资源仍薄弱以及合作信息不对称等不少困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推动改善并加以克服。现将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分享给大家。
一是共同开展政策沟通协调工作。医药合资合作牵涉面广、专业性强,随着合作不断深入,需要双方就注册认证、监管准入等具体问题加强沟通,破解政策壁垒,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支撑作用。
二是共同开展医药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双方可共同梳理在贸易通关、金融税收、人员流动、公立市场采购、物流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为两国医药贸易投资开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是共同加大医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合作。双方在开展公共卫生管理、医护和诊断人员的培训合作的同时,应重视医药产业经营管理、药品检测和产品生产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为两国医药合作项目开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四是共同开展医药投融资合作平台建设。双方可共同打造医药领域的专业投融资合作平台,便利双边医药合作供需对接及项目合作洽谈,弥补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合作不畅等问题。中国医保商会近期上线了公益性的医药健康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平台“LeKom”(网址:http://www.cccmhpie.org.cn/GXPT/Default_EN.aspx),可为中外医药企业合作对接提供便利。
中国有句古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肯医药合作仍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肯医药合作这艘大船行稳致远,让合作共赢成果更好地惠及两国广大民众。
最后,预祝本次对话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