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首页
  • 关于商会
    • 商会简介
    • 商会领导
    • 商会章程
    • 组织机构
    • 部室职能
    • 分支机构
  • 新闻中心
    • 商会要闻
    • 通知公告
    • 政策协调与服务
    • 国际交流与合作
    • 行业规范与协调
    • 行业分析与研究
  • 行业服务
    • 信息法律
    • 会议培训
    • 技术服务
    • 展览服务
  • 权威发布
    • 数据说话
    • 产业国际化
  • 商会会刊
    • 中国医药经贸
  • 企业风采
  • 会员之家
    • 申请入会
    • 会员服务
    • 信息公开
    • 理事会
    • 会员名录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特别策划】医药外贸人的2021(二)三生制药

2022年04月13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分享

      2021,全球新冠疫情进入第二个年。经历了2020年的洗礼,医药外贸人逐渐适应了疫情常态化下的外部环境,诸如产品、市场、商贸活动方式等方面的种种变化。

宏观数据看,在2021年全球疫情反弹不断扩散、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供应链瓶颈难以彻底缓解,人工、原材料、国际物流成本及人民币汇率等不断上升等外部环境影响下,中国医药外贸仍保持了稳步增长: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74%,出口同比增长2.97%。

数字增长的背后是医药外贸从业者们的辛勤和奋斗:他们改变营销模式,满足客户新的需求,与客户共渡难关;他们积极寻找新的市场机遇,加大推广力度,营造优质的品牌形象;他们在国外疫情严重之时义无反顾,逆行海外,带去国内先进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他们根据疫情带来的需求,快速响应进行产品研发,并快速进行国际认证……

让我们共同回顾医药外贸人的2021。

 

 

吴仙明

三生制药集团国际业务负责人

 

1.2021成绩、机遇与挑战

2021年三生制药集团国际业务销售取得了同比30%以上的增幅,在疫情对全球贸易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的今天实属不易。2021年的医药国际贸易延续2020年的大环境,医药外贸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市场需求下降目标市场因疫情原因,国家医保支出主要聚焦防控新冠病毒上,给其他疾病的费用支出相对都有明显的缩减,包括病人就诊也有较大比例的下降。因此市场需求端除了新冠相关的药品和设备有逆势增幅之外,其他药品实际销售产生可预见的下降,对我们药品出口极为不利。

供应链成本增长由于新冠产生的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带来国际贸易交易成本的显著上升。对于医药行业而言,主要表现为药品运输线路减少,海运空运运费飞涨,交货周期延长等。

市场准入门槛提高由于新冠产生的社会面经营活动的萎缩,很多国家的客户对于市场的预期下降严重,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市场开发费用,因此除了新冠相关产品的商机增长,其他产品的机会相对也出现萎缩。加上监管部门主要精力也投入到新冠相关防控工作,对于药品的审批和GMP验厂等工作有明显拖延,对药品出口也影响甚大 。

当然,危机永远和机遇并存。

疫情下也带来一些可以预见的机遇。主要包括:新冠相关的预防和治疗药物出现明显的增长,而且谈判难度下降,市场准入甚至更容易,可以短时间产生不少商机;对中国很多制药公司而言,可以借由新冠相关产品的出口打通和客户,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关系,为后续其他产品的合作打开新的大门。从整个中国医药行业而言,甚至可以借用新冠疫苗的全球化尝试建立和目标国家医药卫生领域的常态化合作机制,促进中国制药国际化发展。

2.疫情下国际市场开拓之道

各行各业都不得不面临疫情常态化对国际业务带来的影响,也必须尽快克服因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具体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来维护和开拓国际市场:增加视频电话的频率,增加有效沟通的次数;适当给目标客户寄送实体的样品和礼品,表达问候;增加每个订单的数量,降低客户采购频率,控制供应链成本;提供线上相关的培训和医学支持,帮助客户更专业;给与客户一定的价格和样品支持,帮助客户渡过难关。

3.产品、市场、价格有无变化

作为领先的中国生物制药公司,三生制药的核心产品一直稳居国内和主要上市国家的市占率前列。加上生物制药本身的研发上市周期长,成本高,我们核心出口产品没有明显变化。另外由于生物制药欧美准入门槛高,目前我们的核心目标市场还是除了欧美之外新兴国家。包括拉美、独联体、东南亚、南亚、中东北非等地区。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很多,由于我们产品主要是慢性病用药,加上主要产品竞争较少,因此整体上价格保持平稳,没有明显的浮动。

4.2021难忘瞬间

看到客户开视频会不戴口罩了,很欣慰,说明疫情缓解了。

5.2022新目标

既然是做国际销售的,销售指标的增长没有选择,必须完成。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市场需求端的恢复和增长,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预测,还有就是国内疫情的常态化控制,不要过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最大的机遇来自于全球都受疫情影响,处在同一起跑线,还是要专注于提高产品本身的竞争力,业务开发、注册和国际销售的专业水平,抓住瞬间即逝的市场机会。尤其是一些紧急需求订单的把握。同时,也要密切重视长效的国与国医药卫生合作沟通机制,借着疫苗和相关紧急药物的出口为未来中国药品更好更深地布局国际化做点准备。